三尺讲台寄家国情怀 耄耋老校长用初心故事激励后生
“我希望将自己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激荡更多年轻人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这是江苏大学退休干部,原江苏理工大学校长高宗英的心声。退休之后,高宗英老校长一直在发挥余热,特别热衷于重返讲台,给学生们讲自己拼搏和奋斗的故事。
1936年出生的他,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对党、对国家、对学校有深厚的感情,也一直心系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特聘他为“知农爱农”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近年来,江苏大学“信仰公开课”“开学第一课”“五棵松讲坛”“空中课堂”都活跃着他的身影。讲信仰,他感情真挚。讲校史,他如数家珍。他的讲座获评2021年“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示范课、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案例”一等奖,讲稿《不忘初心 牢记党的教导 奋力拼搏 为国为校争光》获评江苏大学“我的同心故事”征文比赛一等奖。他接受江苏大学报“知农爱农 强农兴农·我的江大故事”专栏约稿,撰文《我为什么始终热爱自己的学校》,以自己的故事激励师生传承“责任、创新、实干”的“农机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刻苦钻研、脚踏实地、立志报国的人生信念。2021年,他作为“树人先锋”,入选镇江市百名“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正能量先锋。
以校为荣 为国争光。他是新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首位内燃机学科博士
1981年12月4日,在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主楼二层会议大 厅举行的博士学位授衔仪式上,时任校长瓦尔德·怀特高声宣布:在今天获得学位证书的十名博士中,有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宗英先生。大厅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到自己名字的一刹那,他的心情万分激动。作为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派出的首位出国留学人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内燃机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首位内燃机学科博士。
“勤奋”和“优秀”贯穿着他的求学生涯。他195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大学期间因各科成绩全优获得“特等优秀生”称号。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了学校汽车拖拉机专业的建设。镇江农机学院成立后,他与该专业师生一起,义无反顾地由南京迁来镇江。内燃机专业从汽拖教研室独立出来后,他又先后担任内燃机教研室和长春迁来的排灌机械教研室主任,以及后来的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工作,条件是中青年骨干并具有较好的外语和业务基础。他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俄语,英文还停留在中学水平,当然达不到留学要求,幸好因为大学毕业后从事的是内燃机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知道德语在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他在大学毕业后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自学德语,并在国内相关刊物上翻译、发表了一些专业文章。接到可以报考出国进修的通知后,距外语考试只有20多天,他毅然选择德语作为考试科目。这对于已过不惑之年仅仅自学过德语的他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时间紧,压力大,他想方设法借来磁带和录音机,白天复习语法,晚上放录音,边听边学,跟着练习发音和会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外语测评和机械部的专业考试,顺利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出国留学的访问学者和镇江农机学院首位出国留学人员。谈起外语学习,他颇有心得。他将自己反反复复听过的磁带和看过的外语书籍整理好,并设法把磁带内容转换成 mp3 文件,永久保存并积极推荐传阅,以指导帮助师生学好外语。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留学期间,他参与的是学校与李斯特内燃机研究所(AVL)和德国宝马(BMW)公司合作的柴油机燃油喷射方面的研究课题。他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拼命工作,放弃了节日和周末休息,一周工作七天,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他就工作十五六小时,有时实在累了就在办公桌旁的长椅上躺一下起来再干。最终改善和发展了格拉茨工业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柴油机喷油系统方面的计算方法,创造性地建立了“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变声速、变密度的计算”理论,解决了柴油机高压喷射研究方面的难题。就这样,他用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外国朋友通常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46岁获得了博士学位。1982年7月16日 新华日报刊发了文章《只为差距要猛追》,记录了他的留学历程,诠释了他的赤子之情。正如他在国外怀念祖国和亲人写下的一首诗“方拭腮边‘文革’泪,便闻四化战鼓催。临阵披挂出过门,只为差距要猛追。中年闯关谈何易,妄叹昔日宝刀锐。累败阵前气不馁,不忘慈母盼我归。”其中蕴含着一个赤子对祖国的一片忠诚,抒发了他为振兴中华而顽强拼搏的心声。
学成之后,他谢绝国外公司(AVL、BMW等)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内燃机专业的博士,他又谢绝了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伸出的橄榄枝,毅然留在本校,积极投身学校内燃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学成归来,是祖国的召唤,他的不离不弃,是学校的荣光,他的一切成就也是镇江的骄傲。2000年4月,他被授予镇江市知名专家终身荣誉。
作为新中国出国留学人员首位内燃机博士,作为原江苏理工大学校长,亦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的建校元老,他的奋斗历程伴随着中国农机化的发展,也凸显着学校的农机办学特色,处处彰显着爱国情怀、江大情怀和农机情怀。他把自己的奋斗历程浓缩进了一篇文章《以校为荣 为国争光——一位老农机人的回忆、感想和期望》,入编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江苏大学主编的《亲历农机化·中国农机化发展历程》一书。在文中,他说“现在的江苏大学是我从一开始就参加创建并在此工作一辈子的单位,这里是我终身为之奋斗的战场。对一名不忘初心的战士而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都应当坚守自己的岗位,退伍后也应当永远热爱曾经在此战斗过的地方。 ”
笔耕不辍,奋力拼搏。他在耄耋之年主编德文译著
2022年2月18日镇江日报的一篇文章异常醒目,题目是《笔耕不辍,耄耋之年译百万字德语专著》,主人公就是高宗英老校长。德文版《内燃机原理》是内燃机学科方面的国际权威著作,由德国汉诺威大学G.P.Merker 教授主编。得知原出版社同意在中国翻译出版时,年过八旬的他毅然接下了组织本书翻译的重担。他带领学校部分青年教师,邀请了包括同济大学、交通大学、无锡嘴油泵研究所的一些专家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对我国内燃机学科发展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内燃机先进技术丛书》的献礼。高宗英本人不仅亲自翻译了很多章节,而且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核任务。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9年分上、下两册出版,全书共120多万字。
这不是他退休后第一次著书。退休之后,他一直退而不休,为内燃机和农机学科的发展而笔耕不辍。2009年,他就作为第一主编与主要撰稿人,与无锡油嘴油泵研究所合作,出版了专著《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该书是柴油机燃料喷射与调节系统方面的权威专著,后多次再版。
2015年10月,他领衔主编出版了团队论文集《我们的一小步》,作为自己八十岁生日的献礼。他说“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但我始终认为我们团队和我个人的工作只是学校乃至整个农机、内燃机行业的一小步。学校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是包括我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全校师生员工,每人、每单位一小步,全校合起来一大步。”“我真心地希望,我的一小步!能换来团队的一大步!团队的一 小步又能换来学院、学校乃至整个国家内燃机事业的一大步……”
“高老师谙熟德语,年届六旬始攻其他外语语种,年届八旬翻译内燃机界的德国经典论著《内燃机原理》,真的令人肃然起敬,也令我辈受教终身。”说起高老师,他的学生,江苏内燃机学会理事长袁银男,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不忘初心,一心向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他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
他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少时,目睹蒋政权的腐败,在家庭的影响下,我对共产党和新中国就产生了很深的感情。”1954年11月14日是他被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的日子,他一直铭记在心。“这一年我正好18岁,从此我就有了新的政治生命,决心永远听党的话,按照党指示的方向不断前进。”建党100周年之际,有着60多年党龄的他用特殊党费表达了对党朴素而深厚的感情。
他是“莫文隋”原型的入党介绍人。2019年7月16日,南通大学莫文隋基金收到汇款1万元,这笔善款来自原江苏理工大学校长高宗英教授。他正是“莫文隋”原型,原南通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汤淳渊的入党介绍人。“上世纪60年代,我们在镇江农学院共事,他在机械系教学,而我在动力系。”虽然两人不在同一院系,但高宗英常听好友、原江苏工学院副院长金瑞琪念叨:“咱们系来了个清华的高材生,做事一点也不张扬,天天闷头潜心教学,虽然寡言少语,但是对学生特别用心。”久而久之,高宗英也对这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逐渐熟识。1962年,汤淳渊同广大热血青年一样被雷锋舍己奉公的精神所感染,主动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当时镇江农机学院机械系负责人金瑞琪的大力推荐下,高宗英也就成为汤淳渊的入党介绍人之一。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他说起这次的捐款,觉得不值一提,就当是作为入党介绍人“为他还想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再添一份力吧,我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通大,在江海大地上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股大爱的洪流中来!”
他的党组织关系至今仍保留在动力机械工程系党支部。江苏大学有离退休党工委,党员教职工一旦退休,党组织关系即由原单位转入离退休党工委,但高宗英老校长是个例外。应他的要求,他的党组织关系一直留在他工作过并为之倾注毕生心血的原单位。谈起其中的原因,他说是为了继续与年轻人为学科的发展并肩战斗,保证自己“不落伍”。动力机械工程系党支部王攀教授说“高老师是全国内燃机学科的重量级人物,对我们的开展对外交流帮助很大。他热衷于参加组织生活,经常给我们讲学科发展,讲校史,讲自己的经历。出译著、编论文集,他带着大家一起做。他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老校长高宗英是个有故事的老者,更是个有情怀的长者。他始终坚信“不论对于个人、单位、学校乃至国家而言,只有不忘历史,才能面对未来”。如今,一直以来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的老伴疾病缠身。他一边忙着照顾老伴,一边腾出空来接受采访。他说“只要我身体允许,只要学校有需要,我还会将自己的故事一直讲下去……”